【靜脈曲張】廚師售貨員工作久站血流緩慢積聚下肢 中醫:屬靜脈曲張高危族嚴重可致腦中風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0/09/07 18:47

最後更新: 2020/09/07 18:51

分享:

分享:

註冊中醫師梁振威指出,若留意到自己每坐一兩小時,腳就麻痺、脹痛,站後伸展後又沒事,當這模式不斷重複,或許是靜脈曲張徵兆。

靜脈曲張好發於下肢,於長者身上十分常見。一條條血管像蚯蚓般突起,表面甚至呈灰黑色,暗藏健康危機。若延遲醫治,分分鐘引起大問題。

註冊中醫師梁振威指,中醫學說中血管屬「筋」的範疇,故靜脈曲張又稱為「筋瘤」,部分成因與機能退化有關。靜脈結構上有瓣膜,功能為防止血液受地心吸力影響而倒流,使其可流至心臟。

機能退化+生活習慣成兩大誘因

若瓣膜閉合異常,血液就會積聚於靜脈,長時間會使其變形,形成青紫色的「青筋」,愈積愈大。不只長者,氣虛的人也常見。

筋與肝關係最密切,長者肝臟功能減弱,肝陰不足,火旺血燥,也易惹筋瘤。

年紀大的人士肌肉弱、氣血弱、郁動少、血液循環變慢,靜脈積聚愈多就腫脹。

除了機能退化,生活習慣亦是靜脈曲張的另一主因。廚師、售貨員、上班族等一日8、9小時維持同一姿勢不動,同屬高危族群。「久站、久坐的人缺乏郁動,血液運行得較慢,好易積聚於下肢。其實每一小時就要郁動吓,令血液循環重新郁動。」肥胖、孕婦或有家族史的人士,都較易患上。

註冊中醫師梁振威指,靜脈曲張多於40歲後出現,血管會突起、清晰可見,但早期徵狀如血管色深變得浮現,則於2、30歲的年輕人身上也見得到。(黃建輝攝)

病徵分3階段  40歲開始要小心
 
中年如4、50歲開始,患者初期徵狀為微絲血管擴張,於下肢呈網狀分布,皮膚、血管色深而明顯。積得愈久,靜脈就會腫脹變粗、彎曲成團狀,像蚯蚓盤結,此多現於6、70歲的長者身上。

大腿與小腿交界,膝蓋附近、大腿內側最常見。膚色由小腿至腳踝、腳趾位置漸漸變深,皮膚也變乾、粗糙,甚至脫屑。

直至中期,患者久站、久坐後下肢易感不適,如酸、麻、脹、痛,小腿至腳踝位置更會水腫。「下肢血液回流差而腫脹,壓住神經線致不適。」若留意到自己每坐一兩小時,腳就麻痺、脹痛,站後伸展後又沒事,當這模式不斷重複,或許是靜脈曲張徵兆。

都市人生活勞碌,未必日日有時間做運動。梁醫師指可每日散步半小時, 活動下肢助血液回流。(iStock圖片)

嚴重可致皮膚壞死 突發性腦中風

若持續忽視不治療,後期嚴重者或會皮膚壞死、潰瘍,傷口難以癒合,甚至紅腫滲水,有些人更會併發濕疹,非常痕癢。「不一定在靜脈曲張的位置附近,較遠端的位置都可能出現。因下肢上部分塞住,故腳踝位置的血液循環就更慢更差,皮膚可能變黑、變硬,因栓塞而發炎。」

除此之外,血液積聚於靜脈或形成血塊,如經血管泵走時上到心臟、腦部等位置,更有機會導致肺栓塞、腦中風等,可能突然呼吸困難、心口受壓,非常危險。

一般靜脈曲張只影響淺層,若血塊塞住深層靜脈形成栓塞,患者大腿以下可能都會腫痛得好厲害,下肢乏力、無法行走。(iStock圖片)

3大療法︰針灸放血加中藥
 
治療方面,中醫會先為前期患者採取針灸、放血兩種手法處理。

針對下肢局部的穴位如血海、陰陵泉、足三里等施針,助活血化瘀、通經絡,另因長期積聚瘀血、雙腳易水腫,此舉亦有利水祛濕的功效。

放血則針對局部腫脹的靜脈,或現網狀的微絲血管位置,疏通積在靜脈的瘀血,以降低其壓力。

治療目標為紓緩腫脹、控制情況,避免惡化至中後期。一個療程通常做10次,完成後患者可明顯感受到雙腳消腫、放鬆,也變得有力。
 
不過,糖尿病、高血壓患者則未必適合用這兩個方法。「放血會造成多個小傷口,怕糖尿病人難以癒合,需視乎其病症的嚴重程度,如血糖指數不太高就可做。」而高血壓病人因於放血時有機會出血量較大,甚至多到噴出來,故需注意放血時的流量不要太多,擔心病人會暈。

治療後也需配合持續觀察,確保靜脈沒再腫脹、變大或變粗。(iStock圖片)

中後期患者除了針灸、放血治療,因血管功能明顯變差,更需配合內服中藥,調理正氣、修復功能,需要醫數月至半年。

氣虛體質的人較易有靜脈瓣膜功能退化,故會以補氣、活血為主,如補陽還五湯。另外為溫經散寒,也可用當歸四逆湯。

梁醫師指,因瘀血積聚已影響血管功能,療後也未必可完全修復。持續治療為鞏固療效、防止惡化,但不能完全治癒。若病人不改生活習慣,持續久站久坐,復發機會也相當高。

記者:吳霆俊